中國“十三五”電力發展前景研判(后篇)
文章來源:行業新聞 更新日期:2016-09-05
3.“十三五”電力格局展望
能源資源稟賦及區域經濟發展決定了我國的能源格局,電力格局要服從于能源格局??傮w來說,東北將基本保持自平衡,華北主送華東,西北主送華中,西藏主送華中和南方。
從電源布局來看,受能源資源、環境保護、市場消納等因素影響,“十三五”各類電源發展應加強統籌、科學規劃,因時因地制宜,不能盲目擴張,也不能因噎廢食。隨著水電開發程度的不斷提高,水電開發的“主戰場”將進一步西移,“十三五”新增水電將主要集中在金沙江、雅礱江、大渡河、瀾滄江等流域,2020年西南水電基地開發規模將達到1.8億千瓦左右,約占當年全國水電裝機的51%。核電開發必須堅持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,確保安全運行,“十三五”核電開發主要布局在山東、江蘇、浙江、遼寧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海南等沿海地區,東部沿海核電帶初步形成規模;遠期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努力實現核電向內陸地區穩妥推進??稍偕茉窗l電要堅持開發、輸送、市場同步規劃,“十三五”將由集中開發為主向集中、分散開發并舉轉變,其中風電集中開發主要布局在三北地區和東部沿海,重點依托酒泉、哈密、蒙西、蒙東、冀北、吉林、黑龍江、山東、江蘇等9個基地開發建設;太陽能發電集中開發主要布局在新疆、青海等西北地區;其他地區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主要以分散開發為主。煤電開發要堅持高效、清潔,大力推進高參數、大容量清潔發電技術的推廣和應用,“十三五”重點依托鄂爾多斯、錫盟、晉北、晉中、晉東、陜北、寧東、哈密、準東等9個煤電基地,建設規模約1億千瓦左右;為滿足中東部地區負荷發展需要,依托蒙華鐵路煤運通道等在中部地區建設一批煤電機組,在滿足等煤量(減煤量)控制目標的前提下在東部地區發展一定規模的超低排放煤電機組。
從電力流向來看,為滿足北方煤電、西南水電的電力送出和京津冀魯、江浙滬、廣東以及華中東四省等地區受電需要,到2020年,我國將新增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十二條輸電通道、酒泉-湖南、準東-皖南、東北外送、四川-華中東四省等輸電通道,“西電東送”北、中、南三個通道的輸電規模仍將保持快速增長勢頭,由目前的1.3億千瓦提高至2億千瓦左右。其中,北通道將延續山西、內蒙古送電京津冀魯為主的格局,中通道形成三峽、西南水電與山西、蒙西、新疆火電并舉送華東、華中的格局,南通道延續西南水電、火電送廣東、廣西的格局。
4.“十三五”電力建設投資空間
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國電力工業將由規模擴張型發展向質量效益型發展轉變,發展質量明顯提升、結構更加優化、科技含量顯著加強,電力建設和投資空間依然巨大。盡管“十三五”期間電力增速由高速轉為中速,但由于我國電源裝機基數巨大,年均增量裝機規模仍將創歷史新高。平均每年的新增裝機約1.1億千瓦,相當于一個意大利或巴西,相當于我國1988年的總裝機。大致匡算2015-2020年電源項目投資需求約3.2萬億元左右,其中化石能源發電投資占約40%,非化石能源發電投資占約60%。
另一方面,國際電力建設和投資前景也十分廣闊。廣大的新興經濟體將是未來經濟發展主要的“增長極”,我們與新興經濟體的互動和共同發展將創造出巨大的空間?!耙粠б宦贰睉鹇詮臉嬒氩饺雽嵤╇A段后,我國將加快形成全方位開放的新格局,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、紓解過剩產能、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提供難得的機遇?!凹訌娔茉椿A設施互聯互通合作”是“一帶一路”的合作重點之一。目前,全球有32個新興經濟體的人均裝機低于中國,若使其人均裝機達到中國水平,將有約16.5億千瓦的裝機建設空間,按照平均單位造價約8000元/千瓦測算,投資需求約13萬億元,需求最大的印度裝機建設空間達7.5億千瓦,投資需求約6萬億元。電力建設需要巨大的資金、裝備、技術和人才投入,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在電力裝備制造、工程建設等方面的領先優勢,同時借助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、絲路基金、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平臺有效解決電力項目投融資難題,為促進新興經濟體電力基礎設施的持續、快速發展,打造合作共贏的“中國+N命運共同體”作出積極貢獻。
電力工業具有資金密集、資源密集、技術密集以及項目建設周期長的特點,為避免電力發展的大起大落,電力工業應適度超前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?!笆濉逼陂g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階段,也是電力工業發展的關鍵時期,電力建設任務依然繁重。有必要超前謀劃、合理安排,把握好發展的節奏,更好地滿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。
5.結語
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大幕已經拉開,發展的動力和活力進一步迸發,改革紅利不斷釋放,我國電力工業將進入新的戰略機遇期。我們要把握發展大勢,做好科學規劃,抓住投資機遇,搞好電力建設,齊心協力促進電力工業科學發展,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。
總之,電力電氣行業在未來5-10年里仍然將以較高速度發展。